亞洲水鳥保育基金

發表日期 14 December 2022
AWCF
© Bingrun ZHU
亞洲水鳥保育基金(以下簡稱AWCF)於2005年7月成立,目的是為在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EAAF)上,於亞洲重要地點上進行的遷徙水鳥(包括海鳥)的保育項目提供資助。AWCF於2019年年底進行了調整,並在旗下成立了「WWF 楊路年博士基金」及「亞洲遷飛區保育行動基金」,希望把資助覆蓋的範圍從EAAF延伸至中亞遷飛區(CAF)。兩個新基金的宗旨是支持在亞洲地區進行的在地保育項目,特別是透過與當地社區合作的項目,保育EAAF和CAF上的遷徙水鳥以及牠們賴以生存的濕地生境。 

關於WWF 楊路年博士基金

楊路年博士是一位一直醉心於亞州濕地及水鳥保育工作的自然保育學者。在1991至2008年,他受聘於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負責管理米埔保護區。在此期間,楊博士積極參與把米埔及內后海灣濕地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即拉姆薩爾濕地)的工作,同時開展了濕地管理培訓項目以及針對學生及公眾人士的環境教育工作。

2008年,楊博士出任「拉姆薩爾公約秘書處」亞太區高級主任,專責支持公約的策略性發展及有效執行。十年後,楊博士擔任「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伙伴關係(EAAF Partnership)」執行總裁一職。在任期間不但完成了「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2019-2028年保育策略」,還協助朝鮮加入成為拉姆薩爾公約的締約國和EAAF Partnership 的合作伙伴。

在2019年3月5日,楊博士在北京開會討論為黃海地區的潮間濕地定立保育行動期間不幸去世。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特設立「WWF 楊路年博士基金」,以紀念楊博士為水鳥及濕地保育作出的傑出貢獻。基金的最高資助金額為10,000美元(一年項目)。

 

關於亞洲遷飛區保育行動基金

在2019年,世界自然基金會開始了「亞洲遷飛區保育行動」,以聯合EAAF和CAF上的不同團體和利益相關者,共同確保兩條遷飛路線上的重要地點得到保護,讓長途遷徙鳥類可繼續有停棲地的同時,也希望人類可永續利用這些生境。

為支持EAAF和CAF上的濕地和遷徙鳥類的保育工作,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設立了「亞洲遷飛區保育行動基金」。

基金的最高資助金額為5,000美元 (一年項目)或5,000美元/年(2-3年項目)。


如欲了解更多關於「亞洲遷飛區保育行動」的資料,請按此(網站只提供英文)。
 

過往獲資助的項目:


2006
  • 公眾意識推廣項目:加強保育遷徙濱鳥以及其位於泰國南部Chao Mai國家海岸公園的棲息地
  • 孟加拉科克斯巴札爾培訓與社區為本的水鳥保育
  • 資助蒙古西部哈爾烏蘇湖社之保育與公眾意識活動

2007
  • 以泰國內海灣為重點的水鳥及棲息地的保育教育項目

2008
  • 北蘇門答臘針對當地非政府團體對遷徙水鳥保育的培訓
  • 中國上海南匯東灘以社區為本的遷徙水鳥及海岸濕地保育
  • 孟加拉科克斯巴札爾社區為本的水鳥監測及保育

2009
  • 透過學校及社區為本的教育及宣傳活動建立水鳥保育管理意識
  • 印尼北蘇門答臘針對當地村莊領袖對遷徙水鳥保育的培訓項目

2010
  • 安徽省升金湖區可持續水鳥保育系統建設及持續環保教育系統建設
  • 越南新水拉姆薩爾濕地 – 透過當地電台廣播提升鳥類保育意識

2011
  • 在圖牧吉透過宣傳可持續畜牧方式與社區共同管理水鳥及其生境
  • 北蘇門答臘省 Deli Serdang 地區的遷徙水鳥及其生境保育 – 第一階段
  • 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推動本土社區支持及參與瀕危丹頂鶴及其他罕見水鳥的保育

2012
  • 中國沿海水鳥同部調查人員的培訓項目
  • 湖北省梁子湖的極度瀕危鳥類青頭潛鴨Aythya baeri的監測與保育意識推廣
  • 泰國內海灣未來遷徙航道網絡點的監測與針對本土社區的保育意識推廣

2013
  • 蒙古Dashinchilen Tsagaan濕地遷徙水鳥生境的保育及可持續管理
  • 在菲律賓Negros Occidental南部提昇對受威脅水鳥具重要性的濕地的保育
  • 在Dauria 俄羅斯- 蒙古 - 中國跨境水鳥網絡推行本地社區參與的長期監測及管理 (第一步: 俄羅斯境內)
 
2014
  • 堪察加半島西部對東西澳大拉西亞飛行航道水鳥的重要性 – 特別針對濱鳥的保育
  • 蒙古Dashinchilen Tsagaan濕地作為水鳥繁殖和遷徙重要地點的保育管理:第二期
  • 孟加拉海岸地帶的全球受脅水鳥保育項目

2015
  • 江蘇省東台條子泥沙洲的調查與保育

2016
  • 山東省濟寧市太白湖的青頭潛鴨監測、保護及宣傳工作
  • 馬來西亞的東亞 – 澳大拉西亞遷飛航道水鳥調查培訓、監測及宣傳工作
  • 緬甸Nan Thar 島勺嘴鷸及其他濱鳥的保護項目
  • 卷羽鵜鶘極度瀕危東部種群在蒙古的保育和社區意識推廣項目

2017
  • 中國青海年保玉則黑頸鶴監測和保育人員培訓
  • 通過增加公眾意識及改善牧場管理方法去保護蒙古Mongol Daguur特別保護區的水鳥
  • 在北韓文德(Mundok) 候鳥保護區增加公眾對保護濕地和遷徙水鳥的意識
  • 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濱海濕地水鳥資源調查和保護

2018
  • 出版「北韓國家濕地名錄」第二版
  • 北韓文德(Mundok)候鳥保護區大濱鷸保育項目

2019年
  • 北韓文德(Mundok)候鳥保護區世界候鳥日2019慶祝活動
  • 透過製作「文德候鳥保護區」記錄片提高公眾對保護區的認識
  • 分析東南亞地區(緬甸)的候鳥捕獵情況

2020年

WWF楊路年博士基金
  • 籌備撰寫保育菲律賓海鳥的行動計劃
 
亞洲遷飛路線保育行動基金
  • 對印尼占碑省 Tanjung Jabung Timur 的Pantai Cemara的瀕危遷徙鴴鷸類進行監測和保育提倡工作,並建設當地伙伴的保育能力
  • 培訓印尼南蘇門答臘Banyuasin半島的水產養殖戶對水鳥進行調查及監測,並提高他們對水鳥的保育意識
  • 對尼泊爾Koshi Tappu 野生生物保護區的小秃鸛 (Leptoptilos javanicus)進行繁殖研究及保育工作

2021年

亞洲遷飛路線保育行動基金
  • 製作北韓「金野候鳥保護區」記錄片
  • 保育江蘇省連雲港的遷徙水鳥
  • 通過加強當地保育團體的能力建設去保護緬甸的勺嘴鷸和其他遷徙水鳥
  • 了解位於印度西岸的Akshi Beach 對遷徙鴴鷸類的重要性,以及通過諮詢當地社區為Akshi Beach建立一個生態旅遊框架

2022年

WWF楊路年博士基金
  • 菲律賓海鳥研究及保育的能力建設工作
亞洲遷飛路線保育行動基金
  • 山東省南陽湖青頭潛鴨繁殖威脅調查及保育行動
  • 在南韓Chilbaldo Islet 進行繁殖黑叉尾海燕的種群統計學及覓食生態學研究

2023年

WWF楊路年博士基金
  • 通過利益相關者宣傳、能力培訓以及發展社區為本的生態旅遊來保護馬來西亞的Teluk Air Tawar-Kuala Muda 濕地,並推動其成為遷飛區網絡鳥區
亞洲遷飛路線保育行動基金
  • 調查印尼亞齊省東岸的遷徙水鳥盜獵活動
  • 在印尼唯一的勺嘴鷸分布點,通過監測、棲息地評估以及宣傳活動保護遷徙水鳥
 
下次的申請截止日前為2024年3月3日 

如何申請水鳥保育基金

申請表格(只限英文版,如需索取中文表格,請聯絡我們

AWCF
© Bingrun ZHU Enla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