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蜆守則

水口近年成為了旅遊熱點,每逢某些月份的週末或假期,整個海岸都會擠滿數以百計前來掘蜆的遊人。可是,不受規管的休閒掘蜆活動容易導致過度採集,繼而干擾生物及其棲息地,引致連串生態後果1,其中包括:
  • 沙泥層被翻動,導致海床地形改變
  • 蜆類物種數量減少,以及繁殖機會下降
  • 改變食物鏈的群種結構
  • 妨礙棲息地生態系統的運作。蜆及其他相關動物能過濾和潔淨海水,是泥灘生態中的重要物種
為減少掘蜆行為對環境的影響,本會與學者﹑以及水口居民共同制訂了一套自願遵守的「掘蜆守則」。遵守以下守則能有助保護生態環境:
1 細蜆長留 ─ 不要帶走體形太小的蜆隻(請參考「蜆類保育尺」)
  • 體形太小的蜆隻並未成熟。留下細小的蜆隻讓牠們長大至成熟並繁衍,這樣生態才可生生不息
  • 蜆隻的成熟大小視品種而定,詳情請參考「蜆類保育尺」
2 知足常樂 ─ 只取走足夠自己食用的蜆隻數量
  • 過度掘蜆會對蜆隻族群造成災難性影響,令牠們有機會在泥灘上絶跡
  • 帶走過多的蜆亦會造成浪費
3 輕裝上陣 ─ 使用破壞性較低的掘蜆工具
  • 相對大型、商業用的掘蜆工具,小泥耙的影響範圍較小,可相對減輕對泥灘的生態影響
4 填返個氹
  • 把水窪填平可以加快泥灘的復原速度,同時減少被翻倒的泥中生物因曝露而被獵食或暴曬致死的機會
  • 掘蜆時如果移動或翻轉了石塊,請在離開前把它們小心放回原位,避免令石塊上 / 下的生物受傷
  • 可避免其他人被凹陷處絆倒受傷
5 愛護紅樹 ─ 避免在紅樹林前緣及河流中掘蜆
  • 紅樹林及河流棲息了很多蜆類以外的生物,遠離這些生態敏感地可以避免牠們被騷擾或受傷害
  • 在紅樹林附近行走有機會踐踏並傷害紅樹的氣根;紅樹的繁殖體如果被踩進泥裏亦會死亡,以致不能長成新的紅樹
6 尊重生物
  • 水口泥灘是香港現時少數僅餘的馬蹄蟹棲息地之一,是牠們重要的產卵及育苗場馬蹄蟹在香港面對的威脅正與日俱增,而且近年數量愈來愈少,需要更多保護
  • 尊重馬蹄蟹及其他生物,觀察時不要踐踏、觸摸或傷害牠們
7  小心潮漲
  • 往泥灘前應查清潮水的漲退時間
  • 潮漲時水位升高的速度可以非常急速,此時應避免在泥灘上活動,並應預留足夠時間收拾及盡快離開泥灘
8 不留痕跡
  • 沒帶走的物品其實會成為海洋垃圾!野生生物可能會被纏繞,一旦誤食更會阻塞牠們的消化道
  • 海洋垃圾﹑特別是塑膠難以分解,且會持續威脅海洋生物達數十年,甚至更長時間
1Gaspar, M.B.; Barracha, I.; Carvalho, S.; Vasconcelos, P. Clam Fisheries Worldwide: Main Species, Harvesting Methods and Fishing Impacts. In Clam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Da Costa González, F., Ed.;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Hauppauge, NY, USA, 2013; pp. 291–327.